— 成功案例 —
来源: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4-06-15 05:22:50 人气:1
一卷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之江两岸缓缓铺陈开——城市东边,有“城在田园中、田在城市里”的钱塘田园;城市西边,流动着临安山水人文底蕴的新城区变得更“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学、宜养”;城市南边,有集休闲商贸、宜居生活、古越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水乡小镇;城市北边,良渚遗韵的风采正浸润着百姓生活;还有“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乡村,打开了更多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
绘就这幅“富春山居图”的,是杭州全域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开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等乡村建设工作的“神来之笔”。今年,省级民生实事列出了杭州打造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2个、新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386个的年度目标,目前市建委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富春江、渌渚江穿城而过的87.4平方公里土地上,延续着“孝善、渔业、药祖”的千年文脉,也新兴了“田园+文化”的特色农旅业态,这里就是今年成功打造的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富阳—桐庐“富春田园牧歌”县域风貌样板区。
桐庐县梅蓉村就在这个县域风貌样板区内,村民陈良军回忆起之前村里的景象,颇有感慨:“老一辈的人说,村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这几年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把以前的十里荒滩变成了旅游胜地,还衍生了艺术节、演唱会等文艺活动,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想回来发展。”
类似梅蓉村这样的“盆景”,已经连成了全域“风景”——杭州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以“自然、传统、现代、和谐”八字方针为引领,以“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具有“浙江气质、杭州意象”的全域风貌整治提升路径。截至11月,全市已完成打造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9个,省级民生实事完成率达158.33%。今年以来,杭州市累计推进44个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创建,已建成33个市级风貌样板区,经过三轮省级验收,创成省级风貌样板区29个、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12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在城乡风貌样板区这个载体上,杭州还创新推出共富风貌驿、共富风貌游线、共富超市和“共富红小二”等共富抓手,真正让城乡风貌建设成果可达、可观、可感、可用。
“我们秉持‘兴农富农’理念,搭建共富超市这一城乡资源交流互通平台,通过‘共富风貌驿’等线下实体空间与‘城乡风貌智汇通’线上数智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打造‘共富红小二’帮扶队伍,形成‘三位一体’的助农富农闭环,实实在在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在全市域层面构建‘两横、三纵、多区域’的共富游线格局,以满足市民游客周末游、亲子游、研学游、特色游、体验游等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市风貌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上城—拱墅“杭儿风”特色文商旅品质风貌区,是唯一一个串联西湖和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风貌区,也是最有“老杭州”文化底蕴和文化标识的风貌区。这里有一条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共富风貌游线,不仅可历史文化游、亲子研学游,还可潮流打卡游,武林、湖滨、吴山商圈串成的30分钟乐购圈,激活了夜经济;还有集休闲娱乐、文体活动、托育服务为一体的青年路“幸福邻里坊”共富风貌驿,上架了文创、农特、非遗等特色产品,让居民生活越过越美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全市已完成85个共富风貌驿站建设,公布了首批20条市级共富游线条入选省级名单;“城乡风貌智汇通”平台的共富游线条游线;共富超市模块已开通线种商品、线个;还有为解决农户特色产品线上销售难、操作难等问题而打造的“共富红小二”队伍,人员数量已达8971人。
郁郁葱葱的树木与池塘亭台相互映衬,位于余杭区鸬鸟镇雅城村的“污水零直排”主题公园成了村民休憩、游玩的打卡地;既有小桥流水又有亭台楼阁,富阳区新登镇湘溪村打造的“花园式”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成了村民赞不绝口的“后花园”……这些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摇身一变,成为点缀和美乡村的靓丽风景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福祉。被纳入今年省级民生实事后,市建委围绕9月底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的目标,第一时间督促指导相关地区早部署、早谋划、早落实、早启动、早完成,做深、做实、做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今年,全市完成新改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463个,超额完成77个,省级民生实事完成率达120%,居全省第一。
“在推进民生实事的过程中,我们一以贯之坚持‘水清、无味、点绿、景美’八字方针,以‘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的五全理念,推进农村污水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萧山区益农镇众力村的18号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是今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由于原终端使用年限久、设备老化、出水水质不稳定,我们在年初就决定进行提标改造,对终端处理功能区进行重新布置优化,对原有池体内部做防渗处理,并做好绿化设施。”萧山区益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终端一天可处理污水30吨,新增受益农户27户,“为保障村民种植需求,终端采用资源化再利用,对终端周边的菜地进行浇灌。”
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终端也采取前段人工浇灌、中段水肥灌溉、后段喷滴灌、淤泥还林等方式,通过再利用污水对农田、果园、林地、绿化等进行水肥补充。60吨/天的处理终端年利用水肥资源达1.2万余吨,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近年来,在深入推动农污治理的过程中,杭州还成功实现了三个“全国首次”——全国首建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全国首推农村污水分级处理分级排放、全国首创农污治理工作全生命周期红色“指导员制”。
“5767人的市、县、镇、村四级红色指导员队伍在民生实事推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召集这些指导员,组织并且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业务专题培训,有力提升了基层农污治理水平。”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杭州,水更清了、景更美了、地更肥了、人更富了,一个个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正在夯实“锦绣繁华新天堂”的城市基底。
相关推荐